AI 赋能海报设计,如何避免字体侵权?
即梦 3.0 在中文生成方面简直是“开了挂”。我得承认,当我第一次看到它能轻松生成设计感十足、包含优美中文的海报时,内心是相当激动的——这不就是我们梦寐以求的“海报自由”吗?
然而,兴奋过后,一个现实的问题开始在我脑海里盘旋:用即梦(或者其他 AI 工具)生成的这些漂亮海报,尤其是里面那些看起来很不错的字体,如果用在商业项目上,会不会有版权风险?
这问题,说实话,挺复杂的,而且目前似乎还没有一个板上钉钉的答案。
字体版权:设计圈里那个绕不开的“坑”
但凡在设计或者内容行业待过一段时间的朋友,可能都对“字体侵权”这个词心有戚戚焉。这真是一个让人头疼的“雷区”。
你可能遇到过这种情况:某款字体今天宣称免费,你开开心心用上了,结果没过多久,版权方一纸律师函寄来,说免费期已过,你侵权了。很多人就这样“一不小心”,只能自认倒霉,赔钱了事。
还有更隐蔽的“坑”。就拿我们这样的媒体机构来说,我们可能会购买某些字体的版权,供内部使用是没问题的。但如果设计师顺手把这些字体用在了给客户制作的宣传海报上——抱歉,这超出了授权范围,版权方同样可以找上门来。
这绝非危言耸听。我们单位的设计师们就因此变得格外谨慎,给客户出图,翻来覆去总是那么几款确认过可以免费商用的字体。结果呢?业务部门的同事就经常在例会上“吐槽”,说客户觉得我们的设计方案“不够出彩”、“缺乏新意”。你看,这就是现实的掣肘。
AI 生成的字体,是“解药”还是新的“未知数”?
所以,这周例会上业务部门再次提出设计创新问题时,我的解决方案又回到了 AI 身上。既然即梦 3 这样的工具能生成如此多样的视觉效果,包括那些看上去并非标准字库里的文字形态,那么,用它来做设计,是不是就能绕开字体版权的麻烦呢?
带着这个疑问,我做了一番调研,也参考了一些法律界对 AIGC版权问题的探讨。情况大致是这样的:
AI 内容的版权归属(中国视角): 国内近期的判例(比如北京、武汉、广州互联网法院的一些案例)倾向于认为,如果 AI 生成的内容(如图画)体现了用户的“独创性”智力投入(比如通过独特的提示词、参数调整、筛选组合),那么用户可以被视为作者,享有该生成内容的著作权。这听起来对使用者是利好。
字体的特殊性: 字体设计在中国可以作为美术作品受《著作权法》保护,前提是它具有足够的“独创性”。问题来了,AI 生成的字体,它到底算是“独创”的,还是仅仅“模仿”或“缝合”了它在训练数据里学到的现有字体?
侵权风险的核心:相似性。 无论 AI 如何生成,如果最终输出的字体形态,和某个受版权保护的商业字体达到了“实质性相似”的程度,那么侵权风险就依然存在。AI 服务商(比如即梦)的用户协议通常会说,输出内容的知识产权归用户(前提是你的输入合法),但这并不等于平台为你担保输出内容绝对不会侵犯第三方(比如字体版权方)的权利。这个责任,最终还是落在了使用者头上。
一个有趣的对比: 在美国,字体本身的形状设计(typeface design)一般不受版权保护,保护的是字体软件(font software)。这和中国的法律实践有所不同,也更增加了这个问题的复杂性。
简单来说,AI 生成内容(包括字体)的版权问题,目前就像一片正在探索的区域,边界模糊,规则尚在形成中。直接将其用于商业,特别是那些对版权要求严格的场合,风险不容小觑。
我的一个(未必成熟的)尝试
面对这种不确定性,总得想点办法。在上次分享海报设计元提示词后,昨天又为政务宣传设计需求构建了一套 AI 提示词框架(一个“元提示词”,用来帮助设计师生成具体的设计指令)。在这个过程中,我特别动了一番心思,在关于文字的要求里,加入了一段描述:
[...]
字体与排版需清晰易读,同时追求艺术性与设计感。鼓励生成非标准的、经过艺术化重构或设计的字符形态,避免直接使用或模仿现有的标准商业字库字体。文字需与整体视觉风格协调统一,成为画面有机构成部分,而非简单叠加。
[...]
(注:这是我构建的元提示词中关于字体部分的要求示例)
我的想法是,通过明确引导 AI “追求非标准的、经过艺术化设计的字符形态”,尽可能让生成的文字偏离那些标准化的、容易引发版权争议的字体样式。或许,这样生成的、更接近“艺术字”或“手绘风格”的文字,能更有底气地主张其“独创性”,从而降低与现有字体库“撞车”的风险。
当然,我不是法律专家,这种方法是否真的能在法律上站得住脚,能否有效规避版权问题,我心里也没底。这更像是一种基于现有信息和工具限制的、带有探索性质的“趋利避害”尝试。
写在最后:期待交流与厘清
说了这么多,其实核心就是:AI 工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创意可能,但在享受技术红利的同时,我们不能忽视潜在的法律风险,尤其是像字体版权这样历史悠久且规则明确的领域。
即梦 3 等工具生成的中文海报确实惊艳,但将其投入商业使用前,我们恐怕还需要更多的案例、更清晰的法律界定,或者来自平台方更明确的版权承诺与保障。
那么,问题来了:
- 你对 AI 生成内容的字体版权问题怎么看?
- 你是否有过类似的担忧或尝试?
- 如果你是法律专业人士,对于我那个“引导 AI 生成非标准字体”的思路,有什么看法或建议?
非常期待在评论区看到大家的思考和讨论。